好消息,通辽蒙医药特色互联网医院来了! 内蒙古新闻网 2020-11-05 10:14:19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做出批复,同意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设置互联网医院,争取在2020年底完成互联网医院主体服务功能的上线工作并进行推广。据了解,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将结合蒙医医院服务特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具有蒙医药特色的互联网医疗服务。


1.png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同意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设置互联网医院的批复

 

通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你委《关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同意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设置互联网医院。请你委指导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积极发挥三级甲等蒙医医院在互联网医院建设领域的示范带动作用,在现有信息化和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基础上,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进度,坚持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稳中求进,争取在2020年底完成互联网医院主体服务功能的上线工作并进行推广,结合蒙医医院服务特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具有蒙医药特色的互联网医疗服务。

2020年10月12日

来源|自治区卫健委官网


背景信息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47年薪火相传 让草原农牧民在家门口看好病


 2.jpg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伴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浩荡东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步履坚实的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不断成长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蒙医综合医院,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蒙西医结合医院,该院以独有的蒙医药特色优势和雄厚的临床实力,成为“中国蒙医药之都”的重要窗口和特色品牌。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3.jpg

深入牧区义诊


1972年8月,原哲里木盟卫生学校根据联创教学的需要,成立了哲里木盟卫生学校门诊部。 

1973年,门诊部增设蒙医科,确立了以蒙医为主、蒙西医结合的办院定位,成为附属医院开创蒙医药事业的起点。1978年,门诊部升格为哲里木盟医学院附属医院。

2000年7月,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校、内蒙古畜牧学院三校合并,附属医院历经三易其名,原哲里木盟医学院附属医院升格为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4.jpg

为蒙古国患者免费发放蒙药


2004年医院发挥蒙医药特色优势,在蒙医内科、骨科等优势学科中建成了16个二级科室,8个特色专科。


 5.jpg

部分特色制剂(丸剂)


2005年医院建立了自治区首家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国家GPP标准的蒙药制剂室、自治区首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2006年6月,该院正式晋升为国家三级甲等蒙医综合医院。

勇立潮头 从大到强

2014年以来,医院历经5年,完成了以“12346”为核心内容转型发展布局(彰显“一个特色”,扩大“两个联盟”,抓好“三项管理”,提升“四个能力”,建设“六个高端医学云平台”),形成了人才、技术和品牌优势平台的构筑,为建成蒙东地区医疗卫生战略高地目标拉开了序幕,成为医院全面深化医改的开端。

 

 6.jpg

蒙古国乌兰巴托蒙医分院新址


2015年至2016年,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优势蒙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蒙医萨满传统整骨分院、蒙医康复保健分院建立。蒙古国乌兰巴托蒙医分院的开张运营,成为让蒙医药走出国门的一个窗口。


  7.jpg

胸痛中心签约仪式


2015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心脑血管急救绿色通道,建立了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急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切实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8.jpg

心脑血管绿色通道启动仪式


2016年,医院在全自治区率先实现了全面绩效改革。2017年,医院全面实现药品“两票制”,药占比已下降到21.28%,2018年药占比20.09%,彻底改变“以药养医”格局,实现“以技术服务养医”的转型。

2017年,医院在全区率先开展了日间手术。266个病种纳入临床路径,临床路径出院人数比例达到53.93%,。


 9.jpg

医学检验中心实验室


2018年1月,医学检验中心以高标准、高评分顺利通过ISO—15189国际质量体系认可,标志着医院出具的检验报告结果可在全球80个国家的3000多家实验室互认。

2018年8月,医院蒙医学科、康复学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其中康复学科成为全国8家之一、自治区唯一一家康复类区域诊疗中心。

2018年8月,医院被认定为自治区蒙医(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为全自治区首批认定的8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之一。

2018年10月,产前诊断中心通过自治区卫计委验收,成为全自治区唯一一家蒙医综合医院产前诊断中心。


 10.png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牌匾


2018年底,医院连续第三年被国家脑防委评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授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2018年,医院全面启动了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远程医疗服务、病理、心电网络、健康管理等“六个云平台”建设,建成了覆盖17家二级医院、36家中心卫生院、213家嘎查、村卫生室的区域服务网络。

截至2018年底,共与与131家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其中一级医院91家,二级医院25家,三级3家,民营11家。逐步建成了纵向贯穿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横向覆盖疑难重症诊疗、急诊急救、治未病、康复的多维度、三级联动的区域医联体服务网络。


 11.jpg

通辽市乡村医师培训班表彰大会


2018年1月起,医院自筹资金300万元,派遣各科室专家,免费为通辽市内乡村医生进行临床理论和技能培训,参与培训的乡村医生食宿全免。共举办培训24期,完成培训乡村医生达4200余人。2018年7月,被授予国家级乡村医生培训基地。

医院累计投入6000万元,依托数字化医院信息统统,实现了上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60余家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业务,下与128家基层医院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医联体协作关系。 

杨帆奋进追求卓越

医院作为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现承担着蒙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等5个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本科教学任务。所培养输送的医疗专业人才遍布自治区及全国各地,特别是培养的蒙医药人才成为民族医药承前启后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


 12.jpg

签订协议

  

医院努力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全面接轨。与浙江迪安诊断集团合作共建医学检验中心,与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公司成立了联合蒙药临床分子药理实验室和联合临床医学转化实验室,实现了蒙医药传承与现代发展理念的有机融合。

该院搭建了分子生物学平台,成立了精准医疗基因检测中心,建立全区首屈一指的临床生物样本库,填补了自治区内全行业领域的空白。


 13.jpg

院士工作站揭牌


2017年8月,该院临床肿瘤精准治疗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成立,王红阳院士、阎锡蕴院士、樊代明院士等国内医学领军人物和专家团队的引进,开创了医院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依托,学科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7年,该院首次进入医院科技影响力全国排名,位于内蒙古地区综合排名第三名。2018年,蒙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蒙医药中医药重点学科验收,并被推荐为优秀重点学科。

47年的薪火相传,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将在半个世纪沧桑中融汇厚重历史,在新时代的坐标上展望新征程——继往开来,奋斗不息

蒙医药之都官方微信公众号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蒙医药之都官方小程序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官方小程序
蒙医药之都快手官方账号
使用快手扫描二维码,关注@展会
蒙医药之都抖音官方账号
使用最新版抖音扫码,关注@展会
蒙医药之都官方微信订阅号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官方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