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 2020-10-30 16:02:04

蒙医药学院前身为1978年创建的哲里木盟医学院,1979年更名为哲里木医学院,1980年改建为内蒙古民族医学院,1987年更名为内蒙古蒙医学院,2000年组建内蒙古民族大学后调整成立蒙医药学院。 

学科特色:

1、蒙医药具有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规程。

2、蒙医药具有本硕博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团队。

3、蒙医药应用蒙古语言文字进行课程教学和技能传授。

4、蒙医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问题。

教师队伍:

72人。教授21人、副教授11人、讲师16人;博士36人、硕士26人。博士生导师14人,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兼职博导7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导2人。硕士生导师41人。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3人。

自治区创新团队:

蒙医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高校蒙药研发创新团队、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蒙医方剂教学团队、蒙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草原英才蒙药产业化创新团队、蒙药化学及其分析教学团队。

专业建设:

蒙医、蒙药、药物制剂等3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其中蒙古国学生80余人。

蒙医专业:自治区品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专业。

蒙药专业:自治区品牌专业。

药物制剂专业:国家特色专业。

学科建设:

蒙医、蒙药、蒙西医结合基础和蒙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蒙药学一级学科为自治区优质特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4个,在校硕士生188人,其中蒙古国学生30余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蒙药学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2年获批,2013年,招收第一批博士研究生2人,招生人数逐年增多,2018年招收7名蒙药学博士研究生。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25人。2016年至今共有13名蒙药学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其中有2名蒙古国博士研究生。

平台建设:

蒙药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国家民委--教育部蒙医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实验室、内蒙古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24000m2,仪器设备总值达4000万元。

科技创新:

1、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73前期专项、科技部新药创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重大专项、市校项目等300余项,获资助经费8000余万元。

2、成果:发明专利20个、新药证书2个、临床批件6个,专著60余部、论文500余篇、SCI论文60余篇。

3、奖励: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通辽市科技奖20余项。国家首例三类蒙药“冠心舒通胶囊”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上市至今已有9000万冠心病患者受益,产值突破10亿元。 

市校合作:

建设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和内蒙古蒙医蒙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治疗脑中风新药“海伦胶囊”等11个项目的产业化开发及奈曼种植蒙(中)药材生物学特性及质量标准研究取得成效。创办内蒙古(通辽)蒙医药产业博览会暨蒙药国际高峰论坛获得成功。为通辽市创建“中国蒙医药之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 

国际合作:

融入“一带一路”,向北开放。与蒙古国立医科大学合作建设蒙药厂、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蒙医医院等公共条件平台。

目标定位:

1、建设蒙药学国际一流学科。

2、建设省部共建蒙药资源与品质评价国家重点实验室。

3、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蒙医药之都官方微信公众号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蒙医药之都官方小程序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官方小程序
蒙医药之都快手官方账号
使用快手扫描二维码,关注@展会
蒙医药之都抖音官方账号
使用最新版抖音扫码,关注@展会
蒙医药之都官方微信订阅号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官方微信订阅号